語系/ Language: 繁體中文

《傷寒論》現代解讀
李月彩

 

  • 《傷寒論》現代解讀
  • 紀錄類型: 書目-語言資料,印刷品 : 單行本
    作者: 李同憲
    合作者: 李月彩
    出版地: 西安
    出版者: 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;
    出版年: 2003
    標題: 傷寒論-研究 -
    電子資源: http://cec.lib.apabi.com:80/product.asp?BookID=ISBN+7%2d81086%2d062%2d3
    摘要註: 中、西醫兩大理論體系之所以未能融合,是因為在研究同一事物(疾病)時,各自採用了不同的參考繫,形成了不同的概念體系及理論構架,中、西醫的概念不能在對方的理論構架內自由流易,使得二者“具有不可通約性”。只要找到二者的共同參考繫,建立一個中介概念體系,就能使中、西醫的概念在對方的理論構架內等價、自由流易,從而實現中、西醫理論體系的融合。為此我們選擇了中醫外感熱病學(包括傷寒論與溫病)與現代感染病學的融合為突破口,成功地實現了二者的理論體系的融合,順利完成了《傷寒論現代解讀》一書。本書的用意並不止於此,旨在找到跨越時空,使“具有不可通約性的”理論體系實現融合的方法,推而廣之,找到東方與西方,古代與現代科學文化交融的方法。為此我們選擇了中醫外感熱病學(包括傷寒論與溫病)與現代感染病學的融合為突破口,成功地實現了二者的理論體系的融合,順利完成了《傷寒論現代解讀》一書。本書的用意並不止於此,旨在找到跨越時空,使“具有不可通約性的”理論體系實現融合的方法,推而廣之,找到東方與西方,古代與現代科學文化交融的方法。為此我們選擇了中醫外感熱病學(包括傷寒論與溫病)與現代感染病學的融合為突破口,成功地實現了二者的理論體系的融合,順利完成了《傷寒論現代解讀》一書。本書的用意並不止於此,旨在找到跨越時空,使“具有不可通約性的”理論體系實現融合的方法,推而廣之,找到東方與西方,古代與現代科學文化交融的方法。為此我們選擇了中醫外感熱病學(包括傷寒論與溫病)與現代感染病學的融合為突破口,成功地實現了二者的理論體系的融合,順利完成了《傷寒論現代解讀》一書。本書的用意並不止於此,旨在找到跨越時空,使“具有不可通約性的”理論體系實現融合的方法,推而廣之,找到東方與西方,古代與現代科學文化交融的方法。
    ISBN: 7810860623
多媒體
評論
  • 新增評論 分享你的心得,請勿在此評論區張貼涉及人身攻擊、情緒謾罵、或內容涉及非法的不當言論,館方有權利刪除任何違反評論規則之發言,情節嚴重者一律停權,以維護所有讀者的自由言論空間。
Export
取書館別
 
 
變更密碼
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