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註: |
《史載之方》,北宋﹒史堪撰。史堪,字載之,眉州(今四川眉山縣)人,生卒無考,約生活於北宋末年。史書無傳,其事蹟散見於兩宋及清代筆記中,《洪氏集驗方》、《全生指迷方》、《家藏經驗方》、《普濟方》等宋明方書中,對其理法方藥與醫事活動也多有載錄,是與宋代名醫許叔微術相伯仲的名醫,醫聞一時。《史載之方》共兩卷,凡三十一門,每門各有論述在前。所論常見疾病涉及內、外、兒各科,尤重疫毒痢等。傳染性疾病。載方共九十餘首,約三分之一冠以方名,如荊芥散、神和散、削術荳蔻散、蘚勝金丸、通神散等。治病立方強調“保真去邪”。在調和脾胃、補益肝腎、補氣養血方中,多以袪風邪藥佐之。 因史堪為蜀人,蜀地多濕,易痺阻筋骨,導致血滯、血痺,故書中之方還多用麻黃、羌活、三稜、莪術等利血之品,同時亦常用狗脊、巴戟、寄生等強筋健骨之品。史氏處方多得之於個人經驗,自出機杼,如赤痢、疫毒痢重用桑寄生,便秘用紫菀,治脾胃用風藥,補肺時多兼補氣,劑型多用煮散等,為當時一般方書所不及。其對痰涎的辨治,提出治痰先須順氣而後治痰的主張,亦屬卓見。史氏重視運氣學說,將疾病發生的機理主要歸於五運六氣的變化。詳細論述了六氣勝、復所導致的病證,六氣變化導致疾病發生的常與變,並運用運氣理論來推算疫毒痢發病的機理、表現及預後等。本書十分重視醫理的闡發,尤重脈診,其論脈強調脈證結合,注重胃氣,其對脈像﹒的描述亦十分詳盡,反映了宋代脈學發展的概況。周學海評謂:“其隨證論脈,條分縷析,獨辟新思,啟發後學,功在《脈經》、《脈訣》之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