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註: |
這本小說中已能見到他後來對“非虛構小說”追求的端倪,也就是現實主義的成份不少,或者說心理現實主義的內容很豐富。按他自己的話說,“這是一個現實主義的小說,但它所再現的是非同一般事件的發生情況。我想非同一般的境地的非凡人物的體驗是不同尋常的。”小說以第一人稱為視角,為我們把握主要人物的動態心理提供了便利條件,但也帶來不少閱讀困難。作者的近似抄襲人物的思想過程或心理感受的小說語言,其主觀性必然很強,跳躍性很大,隨意性幅度大,有時甚至會讓人覺得作者過分沉溺於人物的心理與思想過程中,絲毫不加節制。梅勒在這部小說中除了他的心理分析外,他的象徵與比喻也是非常突出的,他的人物行為以及選擇的事件都具有象徵意義。如走欄杆這一行為,與徹莉的相識,他離開紐約獨自一人去拉斯維加斯,再離開美國去南美,這一系列行為都無不具有象徵意義。還有,他較多地提到了氣味、排泄物、腐爛、噁心、惡疾(癌症)等,同樣與他對魔鬼、死亡、瘋狂、性等主題的思考是相關的。 |